普及金融知识
万里行
抚顺银行在行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作案手法变化快。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
社会危害相对较大。一些群众多年的积蓄一夜之间被犯罪分子骗取,思想包袱很大,个别群众因被骗厌世轻生自杀,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受害群体不特定。通过梳理分析,受害群体按职业分,有在校学生、个体老板、下岗工人、打工人员、农民;按年龄段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均占一定比例。
侦办难度大。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境作案,涉案资金账户和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协作成本高、破案难度大。另外,此类犯罪涉及互联网、电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加之银行具有开户方便、销户方便、转账方便、取款方便等功能优势,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便捷迅速,证据固定难度大,追回赃款的可能性小,都加大了此类案件的侦办难度。
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1.第一时间自救: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一般为3-5次)、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2.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记录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报警。
3.拨打中国银联专线请求帮助。
如何防范
电信网络诈骗
(一)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
(二)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三)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
(四)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
(五)日常应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小技巧
01
遭遇电信诈骗,
做到以下三步
一是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
二是尽快拨打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三是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02
六不
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03
三问
遇到情况,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04
养成七个好习惯
●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THEEND~
福始一元诚挚一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