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只小虫子,那会是怎样?”在一堂示范课上,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正高级教师、特级语文教师王林波向学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孩子们争相回答:“在田野里爬来派去,自由自在的”“能飞舞在草丛里,感受一下世界的美丽”“可以骑着大象去旅行”……
4月13日上午,“名师领航?智慧传递”——教育部首期名师领航班、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教研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筹)举行。
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首期名师领航班的成员,宁峰、王林波、崔玉秋三位特级、正高级教师,历经三年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研修,为大家带来了三堂精彩的示范课,并开展主题评课研讨。
当天,王林波上的是小学语文低段展示课:《我是一只小虫子》,课堂上,他先通过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想象、创设情境、联系生活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表达实践,走进小虫子的奇妙世界。
在小学语文高段展示课上,辽宁省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的特级教师宁锋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古诗文鉴赏课。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为什么会喜极而泣?为什么‘收蓟北’就‘泪满衣裳’……”宁锋带领着学生们聚焦唐代诗人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律诗名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结合历史事件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在战乱结束,归心似箭的内心情感。
另一堂小学数学展示课《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的课堂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小学校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崔玉秋,利用薯片、食用盐、棒棒糖、火腿肠、回形针、小天平等“教具”,让学生们体验感受、积累量感,学会用合适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轻重。如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时,常用“千克”作单位。
精彩的课堂,
精心的教学设计,
生动的教研分享,
吸引着每一位教师。
来自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的语文教师王雅萍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把学生放在首位,